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在這個美好愿景驅使下,歐盟、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或地區都在不斷加大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和服務中的應用,并積極發布建設智慧城市的相關規劃和政策。發達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給我國帶來哪些啟示?
一、政府引導 全局把握
建設智慧城市是人類城市發展史上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未來數十年,將是智慧地球、智慧國家、智慧城市崛起的戰略機遇期。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將起到引導、示范、創造發展環境的重要作用。
建設智慧城市將涉及城市的所有領域、所有階層、所有地域,將引發現代城市運行形式、管理模式、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這樣的城市發展革命,理應由更能夠帶領市民、企業、社會掌控城市發展方向、把握城市發展脈搏、決定城市運行效能的政府來主導。目前國際上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大都是由政府牽頭負責的,根據實際進展不斷制定新的促進戰略,步步跟進,不斷提高。
我國政府應針對城市發展基礎與功能定位,借鑒國際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設立專門的智慧城市建設組織體系,統一謀劃制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與具體實施方案。
二、標準引領 規范保障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龐大工程,標準和規范是推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國家都已經認識到了標準規范的重要性,正致力于制定各自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
智慧城市的統一網絡、公共平臺和各類應用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需要統一、多類的符合智慧城市需要的標準予以規范,不僅要符合國家、行業、地方的智慧城市發展規范,也要充分吸收國際上相關標準、規范元素,同時,結合本地智慧城市建設所需,分步實施、動態完善。建設智慧城市標準體系,需全面整合智慧城市相關技術、網絡推進、應用服務和安全保障等領域的標準。
積極研發,促進產業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未來越來越需要依賴信息技術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世界各國和政府組織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依賴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來改變城市未來發展藍圖的計劃。不少政府還制定了創新計劃,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的投入。引人注目的是,有些國家在逐年提升科研投入的同時,作為國家的開發戰略,特別強調了政府、企業和大學的戰略合作。
三、以人為本 需求導向
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整合、系統的方式管理城市運行,讓城市中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從而對各種需求作出智能響應,為城市中的企業提供優質發展空間,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質,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信息化時代下的生活方式更加強調人性化、個性化,以及服務提供者與需求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各國政府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目標時都非常重視城市居民的利益。
城市居民服務是智慧城市的根本。城市居民服務的最終目標是使居民能便捷、高效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務。為滿足居民工作、生活、休閑等方面的需求,在建設目標與理念方面,美國紐約特別強調建設智慧城市要增加城市居民與政府、人與人、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城市居民的聯系。美國政府所制訂的“以公民為中心,而不是以官僚體制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為公民創造可衡量的改進;以市場為基礎,積極推進創新”的發展原則,很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歐盟、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都很重視城市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將更好、更快捷地為民眾服務,滿足其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的需求當作一個重大目標。
四、典型示范 整體推進
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在建設智慧城市時,都很重視處理好典型示范與整體推進的關系,堅持示范先行,發展試點區域和示范工程以積累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社會各界和各區域廣泛參與,實現智慧城市整體推進。通過發現和選擇條件好、發展快的信息化先行區域加以支持和扶持,建立“智慧城區”或“智慧社區”,發揮其示范和帶動作用,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逐步擴展,不斷提高,進而帶動整個城市的信息化和智慧化。
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道路還處在探索和完善之中,為了更好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應在公共管理、民生服務、傳統產業升級等領域啟動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的智慧城市示范項目作為先導。推進一批先行試點,探索智慧化建筑與交通等社會領域智慧化建設,形成模式后向其他地區擴展。
五、自身特色 因地制宜
國際上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設都有重點、有主題,經濟發展水平與地理區域的不同決定了這些城市各自的比較優勢。各城市皆立足于自身層級與區域比較優勢,各有側重地制定智慧城市發展戰略。因此,在城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每座城市都要認真研究自身的城市發展規劃,針對目前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結合城市現狀,探索適合自身特色的智慧城市發展道路。
自然環境是城市賴以發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特別是近年來突出的環境問題和脆弱不堪的生態平衡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所有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更應注意不要走發達國家過去的“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應著眼于長遠,主動創造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信息化時代,積極抓住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切可能。
(來源:中關村在線)